|
项目名称
|
获奖单位
|
项目负责人及参加人
|
获奖等级
|
省部级
|
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傅熹年、钟晓青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
|
开合屋盖结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范 重、胡纯炀、程书华、卢清刚、彭 翼、顾 昉、杨庆山、李 丽、王义华、刘先明、赵长军、李守英、杨 苏、洪、刘学林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
|
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一级A稳定达标及节能降耗关键技术
|
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
|
郑兴灿、孙永利、李鹏峰、张秀华、李 激、尚 巍、宋美芹、杨 敏、陈 轶、隋克俭、羊鹏程、游 佳、韦启信、于振滨、戴界红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
|
地铁人防工程专用防护设备研制
|
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
|
张瑞龙、孙 英、徐 胜、卢屹东、袁代光、陈华明、景座正、刘立国、刘 颖、刘 铮、赵贵华、王淑敬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公共浴场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60-2011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赵 锂,赵 昕,周 蔚,高 峰,钱江锋,朱跃云,杨世兴,傅文华,冯旭东,程宏伟,周克晶,章铭荣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节约型城镇绿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
|
城市建设研究院
|
白伟岚、王国玉、车生泉、陈红锋、李湛东、李 田、任建武、李金路、任 海、刘晶昊、王磐岩、林 鹰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住宅节能技术标准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林建平、焦 燕、谭洪卫、王立雄、郝俊红、王 岩、李桂文、张志刚、陈其针、张广宇、张 鹏、李峥嵘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冷弯薄壁型钢住宅成套关键技术研发
|
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
|
申 林、李元齐、苏明周、郁银泉、王 喆、马恩成、沈祖炎、张 航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村、乡及农村社区规划标准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赵 勇、赵 辉、熊 燕、高朝暄、杨贵庆、李 艺、马晓萱、汪 勰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农村住区规划技术研究
|
城市建设研究院
|
郐艳丽、赵洪才、杨贵庆、张 兵、于 静、李恩山、刘海燕、冯 婷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
|
居住区与室内光环境优化保障技术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(作为课题参加单位)
|
赵建平、罗 涛、王书晓、王立雄、葛曹燕、焦 燕、牟同升、高京泉、易 斌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
|
城镇总体规划对人居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技术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(作为课题参加单位)
|
邵益生、孔彦鸿、莫 罹、沈占锋、刘 毅、饶 戎、林建平、郭文利、袁少军、房小怡、周长青、刘贵利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高效装配式低温辐射供暖板模块化技术与成套工程应用技术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(作为课题参加单位)
|
王随林、闫全英、赵长春、关文吉、孔祥智、李金诺、谢文新、朱清国、史永征、陈红兵、潘树源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生活垃圾生物反应器填埋与资源能源回收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
|
城市建设研究院(作为课题参加单位)
|
刘建国、何 亮、郭祥信、岳东北、薛玉伟、张晨光、刘晶昊、陆文静、王洪涛、邢巨元、聂永丰、屈志云
|
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
|
院 级
|
多高层建筑钢柱脚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
|
标准院
|
郁银泉、申林、蔡益燕、王喆、梁志远、张航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一等奖
|
国标雨水利用规范疑难技术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赵世明 赵锂 王耀堂 赵 昕 朱跃云 李万华 杨东辉 邢艳丽 黎松 陶涛 李建业 钱江峰 俞剑锋 郑正献 孙金颖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一等奖
|
国外住房发展研究
|
亚太院
|
石荣珺、沈綵文、郑丹、戴震青、陈干山、熊衍仁、王学东、王国田、田峰、温禾、吴定燕、吴春花、宋朝彝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一等奖
|
内填RC墙半刚性框架结构系统应用技术
|
标准院
|
郁银泉、申林、王喆、宋文晶、蔡益燕、宛海沫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一等奖
|
钢板剪力墙结构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刘学林、范 重、李 丽、王义华、曹 禾、胡纯炀、尤天直、刘先明、 彭 翼、赵长军、杨 苏、黄彦军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一等奖
|
村镇小康住宅规划设计成套技术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刘燕辉、樊绯(城建院)、梁咏华、潘晓棠、娄霓、何建清、詹柏楠、张蔚、赵希、张亚斌、张磊、王贺、焦燕、芮继东(标准院)、赵洪才(城建院)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朱炳寅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计算机辅助施工平法钢筋软件
|
标准院
|
张志宏,姚刚,孙雨萍,孙雪艳,余承飞,梁亮,张岱昕,程希峰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
|
标准院
|
申林、王喆、宋文晶、张航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《村庄整治关键技术研究》(2006BAJ05A07)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高潮、宋晓东、徐学东、袁中金、陈继军、陈志萍、杨超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住宅可容纳担架电梯配置标准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林建平、刘燕辉、王贺、郭韬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旭辉集团高层公寓GA-2T4-34F标准化系列产品研发
|
上海中森公司
|
李昕、杨纪华、徐颖璐、赵吟红、连娜、马海英、荣云强、钟联华、高春、周亮、王铭、庞志泉、肖文海、赵晨捷、李汝松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村镇雨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研究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赵世明 陈永 赵锂 朱跃云 王国田 郑正献 孙金颖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二等奖
|
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诊断技术研究与开发
|
标准院
|
刘刚、李本强、廖晓喻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赵锂、钱江锋、王睿、傅文华、孙金颖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中国小城镇建设及相关市场发展趋势研究
|
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
|
陈玲、赵辉、冯新刚、杨晓东、魏云、许锋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指标体系
|
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
|
赵辉、陈玲、冯新刚、单彦名、高宜程、任世英、徐冰、谢四维、张志远、王浩、李睿、范玥、李志新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北京市园林绿化资源空间布局级旅游功能整体提升研究
|
城市建设研究院
|
牛萌、白伟岚、张英杰、翟玮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高烈度区超高层结构施加粘滞阻尼器可行性研究
|
深圳华森公司
|
张良平 王卫忠 钟玉柏 尚文红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集合管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规程
|
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
|
赵锂、赵世明、王耀堂、赵昕、朱跃云、钱江锋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住房保障需求调查管理研究
|
亚太院
|
王国田、王彬、李娜、王学东、石荣珺、田峰、沈綵文、郑丹、温和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工程项目带动村镇规划实施试点研究
|
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
|
单彦名、赵辉、冯新刚、陈玲、范玥、高朝暄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建筑组)三等奖
|
合流制污水处理系统节能降耗关键技术
|
华北院
|
郑兴灿、孙永利、李鹏峰、张秀华、游佳、杨敏、隋克俭、安丽、张岩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一等奖
|
小城镇饮用水输送系统水质保障技术研究
|
华北院
|
陈立、陶润先、郭兴芳、朱开东、张玲玲、申世峰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一等奖
|
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
|
华北院
|
郑兴灿、孙永利、张秀华、高晨晨、刘静、颜秀勤、阚薇莉、安丽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一等奖
|
液化天然气(LNG)汽车加气站技术规范 NB/T1001-2011
|
华北院
|
吴洪松、杜建梅、陈云玉、邓渊、焦伟、吕凤芹、曾力、王立军、高永和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一等奖
|
廊坊市非常规水源城市景观水系利用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
|
华北院
|
颜秀勤、王金丽、夏琼琼、张维、张向阳、宁冰、郑兴灿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高效能新型初沉池总体方案设计与示范研究
|
华北院
|
孙永利、张秀华、郑兴灿、隋克俭、李鹏峰、高晨晨、范波、郭亚琼、安丽、张岩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污水预处理设备研制与全流程设备集成研究
|
华北院
|
孙永利、郑兴灿、李鹏峰、隋克俭、杨敏、宁冰、郭亚琼、范波、安丽、张岩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悬浮填料循环流动强化硝化系统的研制与应用
|
华北院
|
尚巍、陈轶、张文安、黄鹏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垃圾渗沥液处理技术--工艺包
|
华北院
|
杜昱、李成江、王起、王琦、刘淑玲、孙月驰、岳峰、刘保成、吕国庆、马东兵、张亚琳、蒋金明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拱桥井筒式地下连续桥台基础承载特性分析及现场检测研究
|
城市建设研究院
|
郭河、戴国亮、陈进虎、曲振军、龚维明、周马生、刘孝平、马鹏程、吴海银、李惠、周立臣、余奇异、霍少磊、丁浩珉、王磊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斜拱塔混合梁超宽桥面斜拉桥设计技术研究
|
华北院
|
徐治芹、朱南松、郑利军、王桂鹏、祁永利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垃圾渗滤液原地深度净化技术
|
城市建设研究院
|
郭祥信、刘晶昊、陈冰、宋薇、刘畅、黄文雄、朱丽洁、陈喆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确定燃气具燃烧特性区间的测试实验装置
|
华北院
|
王启、高文学、赵自军、刘彤、刘文博、胡宇、郝冉冉、严荣松、龙飞、张建海、刘晶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5万立方米单段式活塞橡胶膜密封储气柜的技术开发
|
华北院
|
蒋浩、李伟、高建文、焦景春、侯彪、胡筱媛、黄硕鑫、陈凯宁、章万胜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二等奖
|
华北缺水地区小城镇水环境治理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
|
华北院
|
孙永利、葛铜岗、高晨晨、杨敏、随克俭、陈轶、吕小佳、张文安、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SBR工艺污水处理厂应用评价及设计运行指南
|
华北院
|
颜秀勤、张维、夏琼琼、朱开东、张向阳、张文安、宁冰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以提标改造为目标的饮用水处理工艺研究
|
华北院
|
陶润先、张玲玲、陈立、郭兴芳、申世峰、李劢、熊会斌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长输管道系统通水调控研究与应用
|
华北院
|
陈湧城、谢仁杰、耿安锋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上流式固定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包
|
华北院
|
吴凡松、李成江、李金国、谢仁杰、马睿、周鑫杨、杨睿、曹雪梅、常鹏飞、刘杰、言穆昀、高颖艳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南通开发区第一污水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
|
华北院
|
李金河、王阳、肖宁、温琳苹、缪丽娟、孙海波、尚琳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MBBR工艺开发试验研究(含拉萨污水厂MBBR工艺验证试验)
|
华北院
|
郭兴芳、申世峰、陈立、李成江、杨新奇、熊会斌、李劢、张玲玲、郑斌、陶润先、肖兵、李均环、刘方、叶杨、顾淼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DN1400直埋热水管道的应用研究
|
华北院
|
王淮、赵欣刚、赵惠中、杨良仲、王卓胤、王晓军、刘巍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生活垃圾处置过程臭气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
|
城市建设研究院
|
屈志云、梁前芳、袁松、黄丹丹、尹然、丁世存、聂小琴、孙凯麟、张兴宇、景国瑞、史阳、彭冉、杨晶博、康会杰、耿欣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华北院三维设计规范及三维图库开发
|
华北院
|
李颜强、王长祥、舒玉芬、苏杰、赵航、姜天凌、刘百韬、潘艳艳、李志超、李芳芳、徐亚男、杨宇、李蓓、沈辰楠、赵志楠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海拔高度对燃气具燃烧性能的影响研究
|
华北院
|
王启、高文学、赵自军、刘彤、胡宇、刘文博、冯璇、龙飞、张建海、高勇、陈津蕊、刘晶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市政组)三等奖
|
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
|
标准院
|
蒋航军、彭明英、刘敏、高志强、冯海悦、张林振、肖明、宋文晶、王喆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标准图设计)一等奖
|
电梯 自动扶梯 自动人行道
|
标准院
|
张树君、刘东卫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标准图设计)二等奖
|
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
|
标准院
|
高志强、冯海悦、陈雪光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标准图设计)二等奖
|
内装修--室内吊顶
|
标准院
|
饶良修、郭景、饶劢、周祥茵、郭晓明、张晔、沈洋、李征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标准图设计)三等奖
|
建筑结构设计常用数据—钢筋混凝土结构、砌体结构、地基基础
|
标准院
|
张玉梅、陈雪光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标准图设计)三等奖
|
预制分支和铝合金电力电缆
|
标准院
|
汪浩、孙兰、徐玲献
|
集团科技进步奖(标准图设计)三等奖
|